您那小小的歌唱着的鸟儿,即将飞向远方了。夜莺请一直往南走吧,到暖和的地方去生活。——《扬名立万》

于是今年大概是所谓「播客元年」, 即使每一年是太多事物的元年也见证了多少泡沫的破碎; 但当看到网易云和QQ音乐不惜在底部栏新增一个「播客」页面, 终于意识到播客成了互联网流量巨头新的宠儿.

实际上, 播客这一形式早已不新鲜, 不鸟万先生的《IT公论》开播自2013年11月, 而 Apple Podcast 从 iTunes 独立出来则是 2012年, 更不用提英文世界中的媒介尝试和发展历史.

那么何为播客, 为何又要谈播客?

播客何为

Wiki 告诉我, 播客 「是一种数字媒体,指一系列的音频、视频、在线电台或文字以列表形式经互联网发布,听众可下载或串流当中的文件以欣赏」「播客创作者将音频或视频上传至RSS或在线播客平台,听众或观众则通过软件获取节目更新」.

播客为何? 数字音频, 支持下载或者流播, 从媒介上看几乎和音乐或脱口秀节目差不了多少; 而从内容和交互形式来看, 又何传统电台神似, 无非媒介从无线电波转为网络. 那是什么赋予了「播客」区分于音乐、广播、视频等其他媒介的特性?

恐怕还要追溯到这一声音形式的起点 —— 根据 wiki, Tristan Louis 于2000年10于在一个 draft 中提出了在 RSS feed 中附加音视频文件的概念, Dave Winer, 也是 RSS 格式的创作者完成了实现. 是的, 这大概是播客原生区别于其他声音媒介的地方了; subscribe 行为在播客收听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角色, 而 RSS技术使得任何人在「第一时间收听播客」更新成为了可能.

在这里, 信息的传播是相对单向的: 主播作为内容生产者, 而听众多是纯粹的信息接受者, 在平台出现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 观众反馈是相对薄弱和落后的, 但也正因为此, 主播的生产又了更多「创作」的属性; 类似平台化之前的网络小说, 相较于强反馈下的「共同创作」, 古早年代弱反馈的创作形式给予了作品更多生产者的个人特质; 当然, 空山自语显得太孤独且难以持续, 反馈总归是有的, 最浪漫的大概还是邮箱或者是网站留言, 沟通的「成本」自然能够天然起到过滤作用, 身为主播偶然间收到听众反馈大概是意外之意.

当然, 现在时刻再去宣传所谓的「泛用型播客客户端」似乎显得古板且不合时宜, 事实上自己的收听入口也已从单纯的 Pocket Casts 转为 小宇宙 平台; 尽管如此, 这里的收听逻辑大概还是和传统音乐推流有着某些微妙差别, 至少可以体现在算法推荐和主动关注这一行为上(当然, 小宇宙也是靠每日三档推荐起家的, 但毕竟还是人工筛选). 所谓泛用, 即在自由收听的权利, 在于主动关注行为, 在于可免除无关信息的自由; 而与之相对的, 则是平台的流量垄断, 信息轰炸的不胜其烦, 竞价搜索与关键词屏蔽.

未免有些庸人自扰, 然而内容获取方式的开放性越来越成为考虑信息媒介的重要因素; 所以在承认平台的诸多方便的同时, 自己算是「反平台」的, 带着对于所谓「互联网精神」的期待, 妄想着内容生产者的绝对主权, 平台作为内容托管和集成方的「可替代性」(即使对于Google相对信任的同时警惕着平台为恶的可能性).

平台带来的便捷是需要肯定的, 事实播客形式走向大众自然是和收听方式的平民化有着重要关系, 与此同时也共同促进了播客生产的繁荣(事实上, 自己作为消费者也受益); 但也正因为此, 坚持独立运营才显得珍贵, 这里的浪漫, 大概是和独立电影独立网站给人带来的感受类似.

自己也不是最早一批的听众, 事实上入坑不算早, 18年《一天世界》算起, 却也多多少少听了各种类型的播客. 然, 不得不承认早先的第一印象对于媒介观念的塑造作用, 最早的收听体验也一定程度上塑造了自己对于播客内容的期待. 前说播客是主播的创作, 确实, 但真正意义上的单口却也不多, 更多的还是对话为主, 半私密半公开性质的对话; 然而对话太多了却也有些疲惫, 平和中正之间竟有点期待一个人的独断与专横. (事实上也非常欣赏对话节目, 近期听到《科技吱声》ep1 请到夏笳和李永乐老师, 碰撞在一起也极为有趣)

好吧, 我所怀念与期待的根本不在单口或对话, 不在题材与形式; 不过偶尔回顾风口吹起之前的试水者们, 想到技术形式对于内容创作赋予的可能性, 发一点牢骚与感慨.

海盗电台

当我们在关注新媒体艺术的时候,会发现它与黑客文化、创客和DIY文化中有若干的交际,比如说它们都崇尚非商业的运作;会和反主流文化紧密结合并为小众群体发声;会涉及到对技术元素创造性的,突破其原有功能的利用;并且相比其他类型的艺术创作,技术爱好者们在这一领域扮演了更加重要的角色。

Dr.Quest 先生在关于科技、独立媒体与艺术的一次 演讲 中这样说到. 是的, 在新的媒介出现或创新的同时, 免不了艺术特质的关照, 这里的关照者可能是媒体艺术家也可能正是技术爱好者. 在一项技术的诞生之初, 可能没有人能够想到其经过长时间发展后的主流应用场景, 而萌发之初总是热望多于警惕的, 艺术的关照赋予了技术/媒介更多的可能性, 对待艺术和生活的敏锐感受力. 我们在使用媒介的同时, 也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媒介的驯化, 从使用习惯到对媒介内容的想象. 偶然跳出来反观, 或者回顾媒介发展的历史, 或许能得到意料之外的收获.

所谓 Pirate Radio, 简言之主要是二战之后, 特别是1960年的英国的那些无执照非商业的广播电台. 那部 2009年的电影《海盗电台》的原型 Radio Caroline, 即是 Ronan O'Rahilly 为了更为自由地播出摇滚乐, 在领海之外的船上架设电台进行广播, 从而规避无线电法规的限制.

现在的播客似乎与当年的海盗电台有某种类似性, 不过 60年代反抗的可能是英国政府的媒介管控, 而在所有人乃至机器都可以内容生产的年代, 我们应该警惕的或许是赫胥黎所描述的无聊烦琐的世事. 那个狂妄单纯又似乎孕育着无穷可能性的60年代, 虽然不一定让人怀念或期待, 却也放任着一点妄想.

最后的最后, 想到的无非是内容创作的自由与边界, 独立托管所要求的耐心与勇气, 又落窠臼, 暂且搁笔; 见谅文字的跳脱, 鸡飞狗跳兵荒马乱, What a wonderful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