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精读 note
绪 论
一、电影释义
- Cinema:电影的总称,可理解为“电影艺术”,指电影独特的表述系统 。
- Movie:指电影过程的最终产品,强调电影的重要和决定因素是运动。
- Film:特别强调胶片,即印上影像的物质媒介物。
二、艺术的分类
(三)物质媒介和表现手段
- 实用艺术:建筑、园林、工艺品等
- 造型艺术:绘画、雕塑、摄影等
- 表情艺术:音乐、舞蹈、书法等
- 语言艺术:小说、诗歌、散文等
- 综合艺术:戏剧、电影、电视等
三、电影艺术与其他艺术的联系
1、与戏剧有密切关系
2、受到文学极大影响
3、从绘画、雕塑中吸取造型艺术的特点和规律
4、与音乐的不解之缘
5、与摄影艺术的天然联系
四、本课程架构
- 绪论
- 第一讲 电影作为艺术
- 第二讲 电影的主题元素
- 第三讲 电影的虚构和戏剧要素
- 第四讲 剪辑和蒙太奇理论
- 第五讲 画面语言
- 第六讲 电影配乐、音效与对白
第一讲 电影作为艺术
从电影史的角度总体介绍电影的艺术语言,讨论电影作为艺术所具有的独特性。主要包括:
- 画面
- 声音
- 声画关系
- 镜头
- 蒙太奇
第二讲 电影的主题元素
不同电影体现出不同的主题元素 :
- 以情节为中心
- 以情感效果为中心
- 以人物为中心
- 以风格质感为中心
- 以思想为中心
《大门》、《天生杀人狂》、《小城之春》
第三讲 电影的虚构和戏剧要素
好的电影故事应具备的要素:
- 戏剧结构
- 冲突
- 人物刻画
- 预言
- 象征
《天使爱美丽》、《两杆大烟枪》、《正午》、《疯狂的石头》
第四讲 剪辑和蒙太奇理论
- 影片剪辑的基本要求
- 蒙太奇组合方式
《刺杀肯尼迪》、《教父2》、《黑客帝国2》、《花样年华》
第五讲 画面语言
包括:
- 拍摄角度
- 构图比例
- 光影
- 色彩
- 镜头景别
《紫色》、《辛德勒名单》、《四百下》、《十七岁的单车》
第六讲 电影配乐、音效与对白
包括:
- 对白
- 旁白与画外音
- 寂静
- 主观声音和客观声音
- 音乐
《邦妮和克莱德》、《罗拉快跑》
《死亡诗社》、《猜火车》、《迷墙》
五、本课程主要涉及的电影
- 《大门》 《天生杀人狂》 《小城之春》
- 《两杆大烟枪》 《天使爱美丽》 《正午》 《疯狂的石头》
- 《刺杀肯尼迪》 《教父》 《黑客帝国2》 《花样年华》
- 《紫色》 《辛德勒名单》 《四百下》 《十七岁的单车》
- 《邦妮和克莱德》 《罗拉快跑》
- 《死亡诗社》 《猜火车》 《迷墙》
八、参考书目
- 爱森斯坦《爱森斯坦论文选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年。
- 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8年。
- 马塞尔·马尔丹《电影语言》,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
- 赵宁宇《世界电影精品读解》,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
第一讲 电影作为艺术
一、电影在欧洲的诞生
英国摄影师爱德华拍摄了奔马的分解照片(1878年)
卢米埃尔兄弟将电影搬上银幕
卢米埃尔兄弟开始运用电影语言
- 远景
- 中景
- 近景
- 特写
梅里爱
《贵妇人失踪》
《月球旅行记》
英国布莱顿学派:
威廉逊《鲸吞》(1900)
鲍特《火车大劫案》、《一个醉鬼的白日梦》
格里菲斯
- 《一个国家的诞生》(1915)
- 《党同伐异》(1916):有史以来最大的艺术成功
格里菲斯最后一分钟的营救
- 开创了“蒙太奇”现手法。
- 把各自独立的镜头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完成某种叙事的使命。打破线性叙事,创造平行蒙太奇和交叉蒙太奇手法。
- 片末本杰明援救埃尔西的一场戏中,在同一时间、不同空间内,三K党队伍和狂欢的黑人镜头交替出现,造成一种心理上的紧张感。
- 这种表现手法日后被称为“里菲斯最后一分钟的营救”。
二、电影在中国
谭鑫培《定军山》
中国第一部国产短故事片《难夫难妻》、《庄子试妻》
《申屠氏》——中国第一个电影文学剧本
《火烧红莲寺》第一集海报
《歌女红牡丹》——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
明星影片公司的崭新创作
- 《狂流》
- 《春蚕》
- 《女性的呐喊》
- 《上海二十四小时》
- 《脂粉市场》和《前程》
- 《姊妹花》
- 《十字街头》
- 《马路天使》
《十字街头》
联华影业公司的新成就
- 《十九路军抗日战史》
- 《三个摩登女性》
- 《母性之光》
- 《渔光曲》和《新女性》
- 《体育皇后》和《大路》
电通影片公司
- 《桃李劫》:中国第一部以有声电影手法创作的影片
- 《风云儿女》: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电影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
- 《都市风光》:中国第一部音乐喜剧片
新华影业公司
- 《夜半歌声》:马徐维邦编导,源自西方的《歌声魅影》。
- 马徐维邦获得“中国的希区柯克”的称号。
联华影艺社和《八千里路云和月》
昆仑公司
- 《一江春水向东流》
- 《万家灯火》
- 《乌鸦与麻雀》
- 《三毛流浪记》:根据张乐平创作连续性漫画《三毛》改编
费 穆
小城之春(1948年版)
- 出品公司:上海文华影片公司
- 主要演员:韦伟、李纬、石羽
- 导演:费穆
编剧:李天济
摄影:李生伟
第二讲 电影的主题元素
一、电影的中心和主题
- 指将影片整合在一起的中心内容或特殊的关注点。电影讲述了什么将决定电影怎样被制作出来。
- 电影的主题包括:(1)情节;(2)情感效果或情绪;(3)角色;(4)风格或质感;(5)思想。
(一)以情节为中心
- 常出现在冒险故事和侦探故事中。
- 这类电影可以让观众从枯燥沉闷的日常生活中暂时逃离出来,所以动作节奏快且激烈。人物、思想和情感效果都从属于事件,最后的结局极为重要。
- 《蜘蛛侠》,《黑鹰坠落》,《角斗士》,《泰坦尼克号》
(二)以情感效果或情绪为中心
- 以某种情绪或情感效果作为统摄性要素贯穿全片。情节从属于它们要实现的情感效果。
- 多出现在大多数恐怖电影、希区柯克的悬疑惊悚片、浪漫情调的诗化电影。
- 《闪灵》、《钢琴课》、《沉默的羔羊》、《小城之春》、《城南旧事》
(三)以人物为中心
- 通过动作和对话刻画人物,情节为理解人物服务。
- 影片的人物这类影片的主题在于塑造中心人物,他有区别于其他普通人的品质和不同寻常的个性。
- 《美丽心灵》、《巴顿将军》、《大门》
(四)以风格、质感或结构为中心
- 此类电影用相当不同的方式讲故事,具有将自身与其他电影相区别的特质。
- 这种独特的风格、质感或结构渗透进整部影片,使所有电影元素交织在一起。
- 《失忆》(Memento)、《低俗小说》(Pulp Fiction)
(五)以思想为中心
- 此类电影中的动作和人物具有超越电影自身语境的意义,能有助于观众理解生命、经历或人类处境的某个方面。
- 该思想可以直接通过某个特定的事件或人物得到传达;或间接呈现,需要观众寻找适合全片的最佳解释。
- 《天生杀人狂》、《飞越疯人院》、《辛德勒名单》、《蓝》、《白》、《红》、《罗拉快跑》
费穆小城之春(1948年版)
大倒叙的叙述框架
- 以一个大闪回构成了影片的主部。倒叙格局由片幕段落的4个镜头所界定。
以一个大闪回构成主部
- 开头与影片结尾玉纹(偕礼言)目送三人远去的段落彼此连贯;它们首尾呼应共同构成了影片的现在时,于是影片成为在城墙上目送恋人的玉纹的回忆。
旁白
- 旁白让我们明白所发生的一切都是一个回忆。
- 影片中的主观和客观永远都交错在一起。
相关电影
《大门》
《天生杀人狂》
《小城之春》
第三讲 电影的虚构和戏剧要素
一、故事、情节、论述
- 故事(story):在虚构的或者历史上某段时间中发生的一系列假设的事件。
- 情节(plot):决定故事中的不同事件以何种顺序进行呈现,是运用叙事策略的结果 。
举例:
- 故事:“王死了,然后王后也死了。”
- 情节:“王死了,然后王后由于哀伤过度而死了。”——逻辑上因果关系
- 情节:“后死了,没有人知道她的死因,后来发现她是由于过度哀痛国王而逝世的。”——打破故事的线性顺序
- 论述 讲述(discourse):指电影故事的表现形式,即以何种风格向观众呈现故事。
二、电影的虚构
- 戏剧化表现(dramatization):在叙事电影中,以表演呈现事物的艺术,主题的重要部分可以借此表现或表演出来。
- 一个“的故事”有形式、结构、有意义的秩序;它制造期待并满足它们,这在生活中并不常发生。
三、叙事结构(narrative structure)
- 叙事结构就是讲故事的方式。
电影的基本结构
- 镜头(shot):一次拍成的影片片断 。
- 景(scene):指一个连贯的动作,可以在一个镜头中出现,或通过一系列镜头出现。
- 场(sequence):一部影片中的行动的一个主要部分。一般由若干景组成,但有时也可能只包括一个景。
- 幕(act):电影的主要结构单位,通常包括一个以上的场,它推动情节的进行,以完成首尾连贯的戏剧性动作。幕是编剧的标准惯例,三幕结构是现今电影的通则。
线性结构:《教父》
- 第一幕:表现拥有权力的维托。他的生活和经营企业的本事表现在他处理女儿康妮婚礼当天的各种状况上。
- 第二幕:维托的权利遭受所罗索的挑战。维托因拒绝资助所罗索倡议的毒品生意而被枪击。
- 第三幕:长子桑尼在维托住院时接管一切。迈克尔杀掉所罗索与警察、巴西尼暗地左右康妮的婚姻、迈克尔在西西里举行婚礼和新娘被杀、桑尼的死亡。——情节的转折点
- 第四幕:迈克尔控制了家族事业,但仍继续父亲的方向。巴西尼的威胁仍存在,因此迈克尔的权力至此尚未明确。这幕以维托的自然死亡结束。
- 第五幕:迈克尔杀光所有敌人完全掌控权力。他除掉巴西尼和其他“五大家族”的头目,化解了最早以所罗索为代表的威胁。新教父产生,但还不是全知全能的。
圆形结构:《低俗小说》
- 导演:昆丁·塔伦蒂诺
- 1994年法国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
- 1995年奥斯卡最佳原著剧本奖。
影片结构
由片头片尾和三个故事共五部分:
- 影首序幕
- “森特和马沙的妻子”
- “表”
- “妮的处境”
- 片尾的尾声
影片故事叙述
- 快餐店里两个青年准备打劫。
- 文森特和朱尔斯到公寓抢回钱箱并杀人灭口。
- 酒吧里黑社会老大马赛勒斯收买拳击手布奇。
- 文森特到毒贩家购买毒品。
- 文森特带老板妻子美亚出去玩。
- 布奇赢了比赛,却在逃亡途中跟马赛勒斯冤家路窄。
- 公寓里的六枪奇迹,失手杀人和处理尸体。
- 快餐店里,朱尔斯教育两个打劫青年。
主题
- 暴力:在生活中,包括战争、拳击等形式在内的暴力已经无处不在,在它面前生死、对错丝毫没有公正可言。
- 20世纪70年代文化的复古:类似于黑色帮派影片的风格,乡村、朋克的电影音乐,朱尔斯蓬松爆炸的卷发和米娅的紧身衬衫、喇叭裤 。
叙事的复杂性:《教父2》、《罗生门》
《罗生门》
结构
- 1.下午时分,大雨中的罗生门,樵夫、行脚僧、打杂的谈论林中杀人案。
——第一叙述时空
- 2.同一天上午,纠察使署,见证人樵夫、行脚僧与当事人强盗多襄丸、武士妻子真砂、武士的代表女巫对武士被杀事件提供陈词。
——第二叙述空间
- 3.三天前,丛林中,武士被杀案件的具体呈现。
——纯粹的故事时空
叙事结构
- 版本一:强盗多襄丸说是他杀死武士。他垂涎真砂的美貌,不惜代价一定要弄到手;不想杀害武士,但占有真砂准备离去时,真砂叫住他,说他与她的丈夫必须有一人得死,她不愿自己的耻辱让两个男人知道,二人必须决斗,他们才打斗起来;他与武士决斗十分激烈,大战23回合才分出胜负,他是堂堂正正比武杀死了武士。
- 版本二:武士妻子真砂说是自己杀了丈夫。她遭强暴后极为悲愤,但丈夫冷酷的眼神却让她绝望。她神智错乱,恍惚间误杀了丈夫。
- 版本三:借女巫之口的武士承认是自杀,因为妻子在遭强暴后,不仅没有痛苦,反而在强盗多襄丸面前显示出从未有过的美丽;不仅答应跟随多襄丸走,还叫多襄丸杀死自己。武士在极度屈辱和绝望中自杀。
- 版本四:旁观者樵夫说,强盗多襄丸占有真砂后,跪在地上请求真砂跟他走,真砂将捆绑丈夫的绳子解开,意为两人决斗。武士骂真砂是妓女,不愿为之拼命,可以奉送给多襄丸。多襄丸听后很尴尬,也犹豫起来。真砂于是狂笑,讽刺他们都不是真正的男人。刺激之下,二人打斗,水平都很差。最终,武士卡在树丛中被杀。
主题
- 真相
- 谎言与人性恶
- 人道主义的胜利
相关电影
- 《两杆大烟枪》
- 《天使爱美丽》
- 《正午》
- 《疯狂的石头》
第四讲 剪辑和蒙太奇理论
一、镜头
- 是电影系统中的基本单位。
- 各个元素有意义地安置在镜头之中(场面调度)。
- 当一连串镜头并置时,顺序本身即成为重要的安排(蒙太奇)。
二、场面调度(mise-en-scèine )
- 电影中的场面调度是场景(布景或外景)与摄影机相互关系的作用。
- 电影的场面调度包括:打灯、走位、制作设计(服装、道具和布景)、底片的选择(黑白或彩色、细粒子或粗粒子)、画面比例(银幕的比例)、取镜(同时要呈现多少布景或角色)、摄影机的位置和运动,以及声音范围等。
三、蒙太奇(montage)
普多夫金试验
A 怯懦
1、一个人在笑
2、手枪直指着
3、惊惧的脸
B 勇敢
1、惊惧的脸
2、手枪直指着
3、一个人在笑
【镜头本身没有含义,镜头的顺序给人不同的联想】
库里肖夫效应
莫兹尤辛几个静态的没有表情的特写镜头和其他影片的三个镜头分别并列:
- 一盘汤(沉重辛酸的心情)
- 一个女孩在玩一只滑稽的狗熊玩具(慈爱和喜悦)
- 一具在棺材里的老妇的尸体(哀痛)
【面部有了表情,还是多变的】
库里肖夫效应的含义
从一个开场镜头开始,引导观众从一些不同元素的镜头中,推断这些镜头之间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延续性。
蒙太奇思维的由来及概念
- Montage来自法文动词monter,指一个镜头置于另一个镜头之后的方式 。 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早已存在于人类生活之中。历经库里肖夫,爱森斯坦等电影艺术家的探索、整合,现已成为影视艺术独特的审美语言。
- 蒙太奇的完整概念有三层含义:思维、剪辑、基本结构手段和技巧。
电影蒙太奇
电影创作的主要叙述手段和表现手段之一。电影将一系列在不同地点,从不同距离和角度,以不同方法拍摄的镜头排列组合起来,用以叙述情节,刻画人物。当不同的镜头组接在一起时,往往会产生各个镜头单独存在时所不具有的含义。
小说中的蒙太奇:
“环顾了一下屋内的每一件家具。……首先是我躺的那张床,在巴黎居然会见到这样的四柱大床……然后是那个大理石面的洗脸盆架,我因为急于倒水,把一部分水泼溅在石面上,水珠正在越来越缓慢地滴到砖地上去。另外有两把小椅子,上面堆满了我的外套、背心和裤子。一把巨大的圈椅,上面盖着肮脏的白麻布,在椅背上我挂上了我的领结和硬领。一个抽屉柜,上面已经掉了两个铜拉手,顶上有一只花花绿绿的破磁笔架,似乎算是一件装饰品。那张梳妆桌配有一块极小的镜子和一个极大的针插。窗子是出奇的巨大。”
“满心惊慌,在同一刹那间把脸忽而转向后,忽而转向前,忽而转向这边,忽而转向那边;我真以为怒不可遏的哥哥、全副武装的仆人都即将露面,盛怒的姊姊将大声呼喝,父亲满面怒容,脸色甚至会比我所看到的、或我所畏惧的出鞘刀剑还可怕三分。”——S·Richardson《克拉丽莎》【心理蒙太奇】
诗歌中的蒙太奇
-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
-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白居易《途中感秋》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韦应物《淮上遇洛阳李主簿》
对比与平行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杜甫《哀江头》
积累式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正宫][端正好]
【前面的都是五个空镜头,最后是核心。前面五个空镜头渲染离人泪的情感,但只给前五个镜头就会不知所云】
空镜头
水自潺潺日自斜,尽无鸡犬有鸣鸦。千村万落如寒食,不见人烟空见花。——韩偓《自沙县抵龙溪县,值泉州军过后,村落皆空,因有一绝》
画面跳跃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温庭筠《梦江南》
蒙太奇分类
- 画面蒙太奇:把电影镜头有机地、艺术地加以组接剪辑,使之产生连贯、呼应、对比、暗示、联想、衬托、悬念及形成特定的节奏,从而组合成各个有组织的片段、场面,直到成为一部完整的影片。
- 外部蒙太奇:音响蒙太奇、色彩蒙太奇
- 内部蒙太奇:单个镜头内部的场面调度
蒙太奇手法
- 叙事类:平行、交叉、连续、复现
- 表现类:对比、情绪(心理)、隐喻(象征)
爱森斯坦
百年电影史上十大导演之一,使蒙太奇从技术发展到艺术,发展和完善了电影蒙太奇理论。
《战舰波将金号》(1925)
《公民凯恩》
相关电影
- 《刺杀肯尼迪》
- 《教父2》
- 《黑客帝国2》
- 《花样年华》
第五讲 画面语言
一、画面的构成
- 构图
- 色彩
- 光线
- 运动
构图
- 影视作品中,运用镜头成像特性与造型手段,赋予所要表现的对象和意图以相关的造型因素。
- 影视构图的基本要素:主体、配体、环境、景别
景别
- 景别:被拍摄主体在画面中呈现出来的范围。
- 一般分为五种: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色彩
色彩具有表意功能:
- 还原客观世界的本来面貌;
- 刻画人物,如《人证》;
- 营造气氛,如《现代启示录》;
- 表现主题,如《蓝》、《白》、《红》。
光线
光线的表意功能:
- 造型作用
- 塑造人物形象
- 渲染环境气氛
【 《霸王别姬》:逆光——侧光——顶光。都是通过烟雾打过来这种光线带来了一种浓郁的人文色彩——暗示着人物无法走出民族文化环境(命运 舞台灯光永远跟着人物)】
二、镜头
- 镜头的含义:
指拍摄过程中摄影(像)机从开机到关机这段时间内不间断地拍摄下来的一个叙事段落,在特定的场合下又称为“画面”。
三、场面调度
- 指导演对一个场景内演员的行动路线、地位和演员之间的交流等表演活动所进行的艺术处理,以达到叙事和表意的目的。
场面调度的基本层次
- (1)演员调度:指导演通过演员的运动方向、所处位置的更动以及演员与演员之间发生交流时的动态与静态的变化等,造成画面的不同造型、不同景别,揭示人物关系及其情绪的变化,以获得比较好的叙事效果。
- (2)镜头调度:指导演运用摄影机方位的变化,如推、拉、摇、移、跟等运动方法,俯、仰、平、斜等各种不同视角和远、全、中、近、特写等各种不同景别的变换,获得不同角度、不同视距的镜头画面,讲述人物关系和环境气氛的变化。
【《公民凯恩》:“孤岛”与“玫瑰花蕾”“敖德萨阶梯”的不同镜头剪切不同,通过场面调度】
四、长镜头(Long Take)
- “短镜头”的对称,指在一段持续时间内连续摄取的、占用胶片较长的镜头。能包容较多所需内容或成为一个蒙太奇句子。其长度并无明确的、统一的规定。长镜头的使用会直接影响到影片的步调节奏和韵律。
- 一般分为固定长镜头、变焦长镜头、景深长镜头、运动长镜头四种。
特吕弗和他的《四百下》
长镜头与蒙太奇对比
- a、蒙太奇出于讲故事的目的对时空进行分割处理,场面调度追求的是不作人为解释的时空相对统一;
- b、蒙太奇的叙事性决定了导演在电影艺术中的自我表现,场面调度的纪录性决定了导演的自我消除;
- c、蒙太奇理论强调画面之外的人工技巧,场面调度强调画面固有的原始力量;
- d、蒙太奇表现的是事物的单含义,具有鲜明性和强制性,场面调度表现的是事物的多含义,它有瞬间性与随意性;
- e、蒙太奇引导观众进行选择,场面调度提示观众进行选择。
- f、蒙太奇艺术始终使观众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场面调度”的理论让观众自由选择对事物的解释。
相关电影
- 《紫色》
- 《辛德勒名单》
- 《四百下》
- 《十七岁的单车》
第六讲 电影对白、音效与配乐
电影声音
- 1927年10月23日,美国摄制的《爵士歌王》公映,标志电影进入有声时代。
- 影视艺术声音的类型包括:人声、音乐、音响
一、电影对白
- 舞台剧中的对白是极其重要的元素,使用一种缓慢而有韵律的节奏使观众有必要听到几乎每一个词。
- 电影对白可以比舞台上处理得更贴近现实,节奏也更快一些。
- 基本原则:影片中的对白应该服从于视觉图像,尽量不要谋求舞台剧对白那样的主导地位。
二、电影音效
- 1、讲述内心故事
- 2、暗示主观心理状态
- 3、对声音作用非同寻常的强调
- 4、声音可以成为剧情手段
- 5、声音作为转场元素
- 6、作为音响效果的寂静
三、电影配乐
《罗拉快跑》音乐的舒缓与画面的紧张形成对立,张力,让人记住
无声声轨,让观众去体会,有时间缓冲
四、声画关系
- 声画合一:声画同步
- 声画分立:声画分离
- 声画对位:
相关电影
- 《邦妮和克莱德》
- 《罗拉快跑》
- 《死亡诗社》
- 《猜火车》
- 《迷墙》
影片介绍
- 《大门》奥利佛斯通——擅长电影的剪辑
人物传记影片,主唱:吉姆莫里斯 “大门乐队”;多面性格
出身于军官家庭 出身于1943年 美国——同时也是诗人——只活了27岁
知名的摇滚乐演出事件——他想让别人的印象是有思想的人,但是别人都把他看作是性感的、流行的——内心的很多矛盾冲突;事件的选取决定了这部电影的价值取向
剪切;色彩使用;电影和音乐的配合
- 《天生杀人狂》Natural Born Killers(一般电影500-600的镜头,而这部差不多2500个镜头 大量快速剪辑的镜头 又不影响剧情的连续性)
剧本是另一个著名导演
斯通的电影有强烈的自己的意思形态——而昆丁的剧本是要把各种意识形态都抽空的;不需要解说,不需要社会意识形态——电影上映后,两人的友谊就结束了(两人成长中的家庭;大众传媒的因素,催化了这两个人,对杀人行为赋予了社会内涵,与昆丁的想法不同)——昆丁《Kill B》
- 《小城之春》1948年版 费穆(两个版本)
强调情趣和情感的诗画作品/影片(不同于好莱坞的故事 剧情取向) 只出现了5个人物,主要人物两男两女,四个人的两对三角恋
在人物形象的设置,情节
虽是48年拍的,却有现代的意识,就算在现在也很难超越
2005年 第五代导演 田壮壮 也翻拍了 可做对照(48年版 很多女主人公的画外音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画外音的叙事功能
- 《两杆大烟枪》Lock, Stork and Two Smoking Barrels 盖瑞(英国)
是一部很复杂的电影,1998
镜头的使用,结尾处开放式的结局,英国的风味,黑色幽默
- 《天使爱美丽》
法语电影
色彩的使用(红色 绿色 蓝色)——情节
- 《正午》High Noon
西部片(歌舞片也很少有人看) 70年代消亡(这部电影中也有一些反西部片的元素 消解西部片的元素) 53年奥斯卡 最佳导演奖
- 《疯狂的石头》
多线索并进,盖里奇《两杆大烟枪》昆丁《》
抄袭?——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原创性的东西
- 《刺杀肯尼迪》奥利佛斯通
1992年奥斯卡最佳摄影、剪辑奖
此片献给一切追求自由的年轻人
对于真相、追求的;美国的精神——意识形态的宣传——但是以商业形式拍摄,成功
奥利佛斯通《越战》三部曲,永远可以从他的电影中解读他的思想
- 《教父2》
涉及到电影的五种要素,最完美的呈现——典型的电影教科书
三部曲,推荐第一部和第二部——黑帮电影类型(不同于黑帮电影没有妻子,一个家族)
- 《黑客帝国2》72界奥斯卡最佳剪辑、效果、音响、音效剪辑奖;选第一部和第二部
好莱坞重要电影类型:科幻片
出现之前,一般的科幻片讲人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电脑网络的虚拟世界:拍摄技巧:三个不同的时空转换,人物设置
- 《花样年华》in the mood for love王家卫
相似于《小城之春》,诗话电影:故事下人物的生态心里——道具和服装值得称道——剪辑是王家卫的御用剪辑师(色彩、镜头、画面切换)
- 《紫色》斯皮尔伯格
女性主义的电影,艺术电影
西里;秀格 索菲亚
- 《辛德勒名单》斯皮尔伯格
战争电影《血战钢锯岭》《敦刻尔克》(撤退)
战争与人性
- 《十七岁的单车》Beijing Bicycle第六代王小帅(张艺谋 陈凯歌《霸王别姬》)柏林电影节奖
青春成长电影
第六代拍摄风格与第五代(历史)不一样,第六代立足于现实社会,承袭了意大利***风格;汪峰的原创音乐
- 《四百下》法国 特利佛
法国新浪潮——长镜头电影
一个小男孩并不被家庭,一个人去大海
- 《邦尼和克莱德》
一对情侣疯狂杀人的故事,50年代
亚类型 公路电影(开创)
- 《罗拉快跑》
三段式剧情
- 《死亡诗社》
- 《猜火车》
- 《迷墙》音乐电影
- 《La La Lan》
- 《敦刻尔克》
- 《水形物语》